Date: 2022-04-28
第11屆深水埗民族文化節 11th Sham Shui Po District Multiethnic Cultural Festival (Carnival, Exhibition and Workshops)...
Arts Empowerment Talk - Is Sham Shui Po the new Sham Shui Po? (In Cantonese)...
CCCD 電影籌款:《散後》及映後分享會...
CCCD 和你趁墟 II...
《刑.暴.誌-記抗爭者》紀錄了中國大陸四位抗爭者(謝文飛、張聖雨、陳雲飛、劉萍)所受的酷刑,及香港幾位抗爭者 (陳虹秀、陳皓桓、李安然、張超雄)體會後的感受。同時,也訪問了曾在中國大陸被拘押的港人三木,以及曾違法達義入獄的中文大學退休教授陳...
...
“18 Show” means 18 artists from Hong Kong and overseas who donated their artworks to “Centre for Community Cultural Deve...
《清茶淺爵》 爵士樂導賞課程 當馬蒂斯遇上查理柏加,畢加索邂逅狄斯葛萊斯彼,二胡和鋼琴相認之後,會產生些甚麼化學作用呢? 爵士樂不單止是音樂形式,更是一種思維方法,生活態度與及刺激我們大腦的興奮劑。在欣賞過程中除能提升我們精神素質之外,...
Joan Holden, previous playwright from San Francisco Mime Troupe, will make a presentation and discuss the 50 years of co...
一趟舉重若輕直視死亡的網上聊癒旅程。 大多數臨終的人在氣絕前都不能體會到溫馨、圓滿的道別、道歉、道謝。 因為對死亡的迴避和忽略,在親友臨終時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給予關懷, 在摯愛離世後也不知道該如何走過悲慟的日子。關於死亡,或多或少我 們都存...
很高興好戲量的楊秉基為抗逆藝術節2.0安排和製作一連串的網上戲劇表演、音樂會和其他活動。 所有活動有趣又有新意,值得大家踴躍参與,支持一眾藝術家和社區文化發展工作者。兩年多的疫情,你我都備受各種壓力,我們繼續創作,網上親切的連繫,衝破困鎖。...
詩,源於生活,是情感的載體。詩歌與政治歷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面對戰爭所帶來的強烈愁緒和憤怒,一聚詩人執筆書寫,記錄時代的跌宕。...
我們特别選擇4月18日復活節放映陳廷清《活到...》這齣電影,讓大家思考生與死,陳廷清有話說。...
雄仔叔叔說過:「沒有風那有故事?」,他今次為大家帶來了風。他的老朋友白頭莫也帶來了候鳥的故事。...
這天,他收到一個從美國寄來的包裹,包裹裏放著一個圓滾滾的草球。是一棵卷柏, 很多人誤把卷柏錯認為風滾草。其實兩者從裏到外都不一樣。...
廖淑嫻在香港出生和接受教育,在移居北歐生活多年後,大自然主導了她的藝術創作。 目前,她嘗試透過創作數字繪畫和動畫探索人與大自然的關係。...
疫情期間,我們邀請了行為藝術、音樂、舞蹈、電影及戲劇各界藝術家,以及一眾詩人的藝術家和創作人,籌備了一系列的望活動,希望以不同方式來聯繫大家。隔著螢幕都可以去到不同國家和地方,吸收不同的文化和故事。...
Experience how creative arts, dance and creative movement can connect and strengthen one’s inner self, enhance our mind-...
“Nowhere Place” is a play-reading commemorating the 1976 massacre of students fighting for democracy by junta soldiers ...
Theatre is the medium to connect people together in a specific time and place. Without the actual encounter, how could t...
此社區文化自傳自2015年不定期的在長沙灣進行,是次以《網上遊》的形式進行, 參與者可安心家中參與。...
在節奏急速的香港,我們慣性地忽略「日常」背後隱藏的意義。唯有從換個身份,換個角度思考,才能與社會 上不同的人互相理解,只有明白彼此的境況和需要,社會才能改變。 來重溫賴恩慈導演的電影和短片,三個故事記錄了對我城的不同觀察。...
《1+1》裡兩爺孫面對城市急遽發展的故事意猶未盡,今次延續簡約、率性、自然的電影風格,將《1+1》對我城消失事物的寄意放大N倍,變成首齣劇情長片《N+N》。...
疫情綿延未絕,離散和抑壓的氣氛籠罩,但香港還有一群人選擇留下來,繼續播種和紮根。農業在香港,更多時候不是關於產量,而是回到人與泥土、人與生態環境多樣性的關係。本次分享會很榮幸邀請到生活館Jenny和阡陌之間的恆仔,一起分享和對談各自回到農田...
1988 年,國家英雄羅伯特兒子米高患上白血病,需要合適骨髓移植。羅伯特呼籲國民參與測試,卻徒勞無功。就在米高生命危進入...
楊秉基是獨立自主劇團好戲量的藝術總監,自從2015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後,衰運不斷,其中包括失去立法會團體投票權,更遺憾的一直不獲康文署批場地演出,以致疫症期間無機會取消演出,更無法參與一而再再而三的退票手續。楊秉基趁在香港暫時仲有地企,...
Topolino is lost, lonesome and nostalgic, on his journey to extraordinary places. In a search for the myths that surroun...
疫情下,孩子因缺乏校內校外活動,並常流連網上遊戲及視頻,令孩子鋭覺大減,削弱他們與人溝通的社交能力。 「正念非暴力溝通戲劇遊樂」結合Mindfulness +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 Creative Dr...
由藝術家發起,村民、環保志願者、音樂人、導演、獨立記者一同參與的「重金屬樂隊巡演」計劃,歷經長達一年多的調研、檢測和巡演,以公共藝術行動進行一場重金屬污染調查和研究,用行動主義式的音樂巡演推動社會聚焦環保問題。...
Jason 是一名來自馬來西亞的舞蹈藝術家、多元製作人,現居於斯洛伐克。曾修讀心理學專科,後來於香港演藝學院修讀舞蹈。於舞蹈的職業生涯中仍然採用了許多心理學的元素 —— 多樣性的概念和表演藝術作為創作基礎。他將與大家分享過往作品錄像,以及身...
涼星人Crys離開香港幾年,6月19號將會通過大氣電波短暫逗留太空站,諗住同大家分享佢準備嘅「離地美感棟篤笑」。係高維度空間飄浮咁耐嘅佢,覺得人類嘅肉身太無聊,想大家幫佢塑做一個超前嘅「身體」俾佢周圍遊走。...
分享人林輝是一名旅行狂熱者,曾訪尼泊爾近十次,深愛尼泊爾的人和大自然。 旅遊講座他將會以第一身角度分享多次旅行的所見所聞,帶大家用耳仔去旅行。...
是次展覽將展出三位尼泊爾籍藝術家的作品,而所得善款將捐贈三位參展藝術家及其他受惠團體,包括:Sanjay Rai Bantawa、Saurganga Darshandhari、Prithvi Shrestha、Bindu藝術空間及Hima...
我們將旅異國風 x 旅行主題餐廳Lonely Paisley舉辦籌款晚宴「喜馬拉雅教AD Nepal」殘疾和視力障礙兒童學校籌款,當晚除了會安排大家有特別的用餐體驗外,還有現場音樂表演以及嘉賓分享。...
我們將旅異國風 x 旅行主題餐廳Lonely Paisley舉辦一連串為「喜馬拉雅教AD Nepal」殘疾和視力障礙兒童學校籌款活動。...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CCCD)舉辦了連續八屆的觸感藝術節,並將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205室,打造成為觸感藝術空間,觸感藝術已成為香港人特別是失明人士或視障人士藝術生活的構成部份。這八屆觸感藝術節促進了社會的共融,並讓觸感藝術獲得肯定。觸感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