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範疇

社區藝術


CCCD創辦者有不同藝術經驗,社區組織經驗,和行政經驗。

CCCD先後從外國引入不同種類的民眾戲劇社區文化發展方法和技巧到香港,當中包括各種教育劇場的方法和理念,被壓迫者劇場、一人一故事劇場、(其後與好戲量劇團揉合兩者發展Playforward/展望劇場),並著意介紹菲律賓教育劇場的Basic Integrated Theatre Arts Workshop(基本綜合戲劇藝術工作坊)及其他海外經驗,鼓勵大眾作為觀賞者和創作者參與戲劇,以戲劇思考自身的經驗和社會的發展。推廣民眾戲劇及民眾文化。CCCD歷來與亞洲及世界各地的劇場聯繫,並常有跨地域合作,包括《誰在控制?》,《塵血川:五條江河的故事》、《西線無戰事:第一次世界大戰華工版》、《香料之路》等、演出足跡遍及南美,非洲,歐洲及亞洲各地。多年來亦招待了泰國,南韓,菲律賓,孟加拉,印度,台灣等地的劇團來港演出及主辦工作坊。

從2008年起CCCD進駐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JCCAC),工作紮根於石硤尾及深水埗區,定期舉辦文化旅遊「行行重行行」,探尋區內豐富文化資源,漫遊主流論述以外的歷史,重新繪畫社區文化、歷史、個人的關係。其中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雄仔叔叔的說故事式的「深水埗深度旅游」和李俊亮的「深水埗長沙灣一小時生活圈」。

除了不同主題的導賞團外,CCCD亦製作了一系列以「深水埗演義」為名的戲劇,細說當年深水埗區的知名人物和事跡,共15部創作,大部份在(JCCAC)黑盒劇場演出。包括《穿上我的鞋 -深水埗石硤尾徙置區/工廠大廈的故事》、《不是霑叔不聚頭》、《肉的聲音:深水埗露宿者》、《明日陽光璨爛》(日軍占領香港時深水埗戰俘營內外的故事-此劇曾遠赴英國演出兩次及參與台灣的藝穗節》,《香港叛逆哪吒》等。

菲律賓教育劇場的基本綜合戲劇藝術工作坊是讓參與者透過不同的藝術活動的體驗和潛在的創意透過不同藝術形式(包括音樂,舞蹈,視覺藝術,戲劇等)構作一台能夠表達自已的演出。工作坊是讓參與者唱歌,改詞,笫二次創作,和最後唱作自己的原創音樂。這是CCCD社區音樂活動的沿起。後來我們認識了英國Moremusic 的Peter Moser,把他的方法透過工作坊,示範,指導和演奏令香港人認識他實踐社區音樂的方法。CCCD獲得不同的資助,包括賽馬會的三年資助及其他資助,CCCD去過十八區進行社區音樂活動,工作坊,演唱會,發表錄音CD,乃至在網上公映[往心處前行社區音樂紀錄電影]。在2023年,我們組織了四寶一窩合唱團應邀前赴英國列斯,經過多年的累積,我們庫存民眾創作的歌曲接近一百首。另外透過Peter Moser的介紹,CCCD成為Asian Pacific Community Music Network的一員並且舉行了網上的會議分享了亞洲太平洋地區各地的社區音樂。擴闊了我們的眼界,也擴闊了我們的實踐:自發的長者廣東樂團,潮州音樂,爵士音樂,七色音樂,笙音樂,乃至客家山歌,外勞和小數族裔的音樂及其他都是社區音樂範疇的東西。我們目前的工作,在推廣笙樂和七色音樂的學習,將笙樂,四寶一窩,共生舞,和SAORI沙鷗麗編織連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