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 12 / 7 共生舞團成員包括肢體障礙丶智障丶視障人士丶聾人及專業舞者等 CCCD推廣「人人皆可舞」 每具身體皆有各自特色,不論年齡及身體特質皆可參與。 一起學習如何在有限制的身體裡自由地感受及回應當下。 |
2019 / 12 / 2 守護人心 - 義務提供「後612」情緒支援 之 《風波中的喘息空間》情緒支援小組工作坊
時間:2019年12月2日 (一) 19:00-21:00
自修例風波開始,我們經歷不一樣的香港,經歷不一樣的變化,內心亦裝載著不同的情緒和感受。你真的有讓自己定下來消化嗎?
此工作坊將邀請參加者以不同的表達藝術媒介,如繪畫、舞動、音樂及創意寫作等等去表達身體內盛載著的各種情緒和感受,讓我們一起定下來、喘息一下吧!
心理治療師/輔導師:
伍佩華 (Meko Ng)
黃岳東(Antonio Wong)
情緒支援的場地、物資、行政輔助提供:CCCD-藝術治療服務中心(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205-208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確保所有參加者/查詢者資料保密】
*此服務由義務心理治療師/輔導師和CCCD的義務工作者提供,資源有限,所以此服務比較適合需要短期幫助的朋友。
在線報名:https://forms.gle/CZ1wvFSfNobv6XNi7
聯絡及查詢
|
2019 / 11 / 30 或許您已聽說過SAORI(紗鷗麗),一種推崇人人可參與的自由編織藝術,我們(社區文化發展中心)正在籌劃一系列的SAORI的訓練課程、交流活動,非常需要您的支持!
SAORI是一種當代編織藝術,其方式自由奔放、無拘無束、擁抱個性多元,讓三歲至八十幾的參與者皆可自如自在地編織,無樣板亦無針法,令每一位參與者皆隨心放膽去織出自我,每一件作品皆獨一無二。
在過去二十年來,自我們將SAORI由日本引介來香港,此編織藝術已致力發展殘疾人士的藝術創作,為他們創造就業機會,並在不同社福機構中得到越來越多關注和應用,社區文化發展中心亦持續在不同社區讓不同街坊、居民創作屬於自己的紗織作品。為了繼續推進這一紗織藝術在香港的發展,我們已向日本大阪SAORI本部申請訓練紗織導師名額,計劃於2020年3月1日至31日派送四至六位有志於發展無障礙編織藝術的香港人才,前往日本學習與交流。在此,我們非常需要您的幫助,希望可以籌募$60,000港元,用以資助此項目參與者。(具體資助及甄選方式容後公布。)
我們將過去SAORI在香港的口述歷史輯錄成書,希望能幫助SAORI在香港的發展。歡迎你們親自到中心購買書籍,我們也可以郵寄書籍,每本售價250元正,我們非常需要您的幫助,支持SAORI的發展。
CCCD近期SAORI項目影像:
|
2019 / 11 / 30 - 12 / 1 在工作坊中學習用身體練習演繹出個人和社會的故事,這些練包括單人表演和集體設計的演出。參加者會通過集體創作,身體語言等出一系列的形體動作,會讓我們在與人溝通和演出創作都可以有所得著。青年,舞者,演員甚至非演員都可以適合參加這個工作坊!
工作坊流程
故事分享練習:每位參加者要分享一些和社會事件相關的質量參差的故事,并挑戰通過練習將其變成簡單的表演。
關於Pradit Prasartthong (TUA)
時間:11月30日, 12月1日 7pm - 10pm
地點:JCCAC 205-208 E室
(捐款方式:請將報名費以劃線支票 (抬頭人「社區文化發展中心有限公司」)或存款收據 (中銀:012-694-10049720) 連同報名表格電郵至 ann@cccd.hk 或 傳真至 2891 8483 或者 寄至 香港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L205-208 或者前往香港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L205-208 以現金捐款)
|
2019 / 11 / 23 音樂屬於社區,每個人的心聲奏成社區的歌。
你可以自己玩,自己唱,除了是觀眾,你生來便是創作者!
------------------------------------------------------------------------------------
秋高氣爽,出來跳下唱下真盡興!
日期:2019年11月23日(六)
免費參加 |
2019 / 11 / 19 - 20 六月以來,整個香港的文宣讓我們看到無數令人讚嘆的創意與美學。你是否也躍躍欲試想設計製作文宣,用自己的方式發聲?
今次,難得一連兩晚的工作坊,特別邀請資深設計師Lippy與我們分享文宣設計的基本實戰技巧,適合設計知識零基礎的朋友。
大家亦可準備近期最喜歡或印象最深刻的文宣,與同伴討論、交流,為設計工作坊提供豐富的案例,以便配合實踐技巧的練習。
藝術充權教室一直以來都希望可以從當下的行動與社會出發,提供一個互相學習的空間,重新學習我們的共同希望與力所能及,歡迎大家參與,與我們一起繼續向前!
時間:19 - 20 / 11 (星期二,星期三)
7:30pm - 10pm
費用:自由定價(用於導師津貼、場地、器材費用。)
名額有限,請立即登記。
* 請大家自備電腦及提前安裝軟件(Adobe Photoshop, Illustrator CC)
|
2019 / 11 / 16 社區音樂人和藝術工作者常將為個體和社區帶來改變作為己任。我們談及音樂的治愈力量,建構社區的力量,人民發聲的渠道。在音樂中建立一個安全的環境去令大家享受正面的未來。
我們需要怎樣用音樂回應香港現狀,如何定義我們的角色,受傷之地的人們可以給我們怎樣的靈感?
在這些研討會中, 我們會分享世界不同的社區音樂工作,希望可以啓發我們思考更多改進方案。
【其他講者有待更新】
時間:16 / 11 (星期六)
語言:英語 費用:自由捐獻 |
2019 / 11 / 16
在社會現狀中,空出三小時進入社區音樂的世界。用從心而發的感受震蕩出樂章。
玩音樂,沒有樂理知識,也可玩得專業!
工作坊內容:
導師:Pete Moser
時間:16 / 11 (星期六) 語言:英語 費用:300HKD
|
2019 / 11 / 14 - 17 緊急通知 | 活動將延遲至2020年
期待屆時繼續關注和支持
若造成不便,敬請原諒!
社區音樂研討會(香港首次)
社區音樂主張「人人皆可作樂」,每個人都有一把聲音,唱敘社區不同層次的脈絡。透過相互溝通,交織出這座城市的過去、當下與未來。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CCCD)一直致力於本港推動社區音樂發展,讓不同階層、背景和年齡的人以音樂創作發聲,達至充權。
本年11月14至17日,CCCD將舉辦香港第一個社區音樂研討會,透過研討會、工作坊、表演等形式,凝聚世界各地的社區音樂工作者,互相分享交流,探討社區音樂在本港及至相近亞太區的發展及可能性。
有別於以往「人講我聽」,本次社區音樂研討會決定多走一步,實行「人人皆可演講」的形式。希望所有對社區、音樂、藝術感興趣的參與者都有機會到台上發言,在台下討論,繼而引發改變。
如有疑問,歡迎聯絡我們。
電話:2891 8482 傳真:2891 8483
|
2019 / 10 / 26 - 27 在兩日的工作坊,無論是初階的你還是資深工作者,無論是戲劇治療工作者甚至社工,將可透過實踐探討藝術充權(Arts Empowerment)、教育劇場(Theatre in Education)、發展性劇場(Theatre for Development)的意義。
在此工作坊中,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
地點:Room E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香港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205-208
時間:2019年10月26日 – 27日(星期六、日)10:00 am – 7:00 pm 語言:英語
查詢 電話:2891 8482 (Ann) 傳真:2891 8483 電郵:cccd@cccd.hk
|
2019 / 10 / 13 Chumpon Apisuk,來自泰國及東南亞地區的重要藝術家,持續以藝術關注反歧視、人權、愛滋等社會議題。他為EMPOWER Foundation(充權基金會)工作,此機構由Chantawipa Apisuk創立,旨在為泰國的性工作者爭取權益,Chumpon 在其中用藝術為性工作者行動領袖和行動者提供倡導培訓。此次活動將會呈現Chumpon的行為藝術現場,並會分享和討論如何用行為藝術作為社會行動和社會參與的媒介。 |
2019 / 10 / 8 - 26 2019年香港的自由之夏,走上街頭和不斷再上街頭是香港許許多多人的日常,也是許許多多人的青春,或重新青春。在腐敗霸權的陳舊世界面前,「全世界都有青年夢想反抗體制」,年輕的人們希望重新掌握自己的命運。在這裡,「香港人」是不斷被叫喊的名字,而街頭上那些不肯認命的年輕人並不是只有「香港人」一詞可以簡單概括,每一個人都面對著各自選擇和處境。本期十月藝術充權教室特別以三場放映及討論會回望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雨傘運動、2011年的佔領中環運動其中及其前後的「年輕人」,重新認識和理解社會運動中的「個體」,如何在不同和相似的困境中互相遭遇,是否可能繼續一同走更遠的路? |
2019 / 9 / 13 - 10 / 12 此展覽以紀念不久前離開我們的友好- 莊心珍女士,介紹心珍的生平及展示她的作品及錄像,向這位大師致上我們最崇高的敬意與我們深深的懷念。
莊心珍於1970至1985年於新加坡修讀藝術及隻身遊學英法美,主修版畫藝術。 85年獲愛荷華大學藝術專業碩士。 86年回新加坡擔任大專院校版畫講師多年。 88年因意外事故導致視力嚴重受損,創作集中於混合媒體及雕塑。她的足跡遍及多個國家,曾舉行過28次個人展覽,參展超過100次。96至08年間她曾任新加坡版畫會主席。 2001年,榮獲年度時尚雜誌《她的世界》的傑出婦女獎。 05年獲新加坡頒發最高榮譽的文化獎。 07年獲新加坡文藝協會頒新華文學獎。2019年9月6日病逝,享年73歲。
日期:2019年9月13日至10月12日
|
2019 / 9 / 13 - 10 / 7 見證嚴酷的社會氛圍蠶食人民,文藝工作者如何采用文化行動將個人感受集合成民衆意志,回應社會,反擊集權?
1971年菲律賓獨裁政府宣佈戒嚴,自此開始高壓的14年,國家軍事化、人權侵害、家臣弄權成爲常態。在此歷史脈絡中,成立於1967年的菲律賓教育劇場協會(Philippine Educational Theatre Association, PETA)臺前幕後都積極關注社會前綫。
在戒嚴年代,PETA不僅參與集會,以劇明志,也積極推廣「社群劇場」。
此次邀請到PETA的節目總監Wilson Billones來港分享在戒嚴時期的個人或機構的文化實踐,讓人民對抗獨裁專政的文化力量注入此時的香港。
時間:2019年9月30日(星期一)7:30pm – 9:30pm
查詢 電話:2891 8482 (Ann) 傳真:2891 8483 電郵:cccd@cccd.hk |
2019 / 8 / 16 - 26 「織繫心電圖」(Weaving Hearts & Minds)計劃由社區文化發展中心主辦,滙豐香港社區夥伴計劃資助。「織繫街道情」作為是次計劃的閉幕活動,將以展覽、體驗工作坊、SAORI時裝表演等不同方式呈現各位工作坊參加者/社區編織藝術家們在過去一年的紗織作品。此計劃運用深水埗作為手作物料供應集中地的特色,善用回收舊物衣飾,鼓勵參加者以SAORI(紗鷗麗)紗織藝術的自由創作織出獨一無二的紗織藝術品。 |
2019 / 8 / 3 - 16 我們相信每人有能力一起共舞。這不只是屬於健全身體的權利,而是屬於每個擁有不同技能的獨特個體。身處於同一社群,大家都用自己的方法跳舞,以打破界限為基礎,與舞伴溝通和表演。
今個暑假,社區文化發展中心會與DanceAbility® International(國際舞動所能)首次在亞洲地區合辦「舞動所能導師認證課程2019」。國際舞動所能的宗旨在於藉著舞動打破界限,從而連結健全和殘障人士,方式包括舉辦給予大小朋友的課程、活動、導師培訓,以及教材提供。由Alito Alessi 在過往30年所編纂的一套教學法是一套高度建立的共融方法,更是在數十年間合力誇越人類的能力範圍。
Alito Alessi是DanceAbility®的藝術總監,DanceAbility®的創始人之一,過去30年來一直參與當代舞蹈的演變,並且在接觸即興創作、舞蹈和殘疾領域享有國際知名度的先驅教師和舞蹈指導。Alessi為由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和社區文化發展中心「舞出傷健新紀元」舞蹈計劃編舞的作品獲得了「香港舞蹈年獎」(2007)。而在2019年,他更代表DanceAbility® International於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獲頒 Zero Project Award,表揚他在推動不同能力人士發展的貢獻。
「舞動所能:抱擁的藝術」作為兩個公開演講的題目,Alessi將向觀眾介紹舞動所能的方法、其應用以及700多名認證教師在自己社區實施舞動所能概念的全球影響。在8月3日的第一次演講中,我們邀請來自孟加拉的Shamima Shawket,她將於Alessi演講後示範孟加拉傳統舞蹈與主持工作坊。過程提供粵語口譯服務。
舞動所能導師認證課程將向公眾開放兩個公開課程,由Alessi和其學生主辦。參與者可從包容性舞蹈運動中獲得第一手經驗。學生將展示在課堂上的學習與努力。您的支持能大大鼓勵他們在課堂上所做的辛勤工作。
舞動所能®導師認證課程 2019
日期:7月22日 - 8月16日 (逢星期一至五)
八月共生舞聚 X「舞動所能:抱擁的藝術」 日期:2019年8月3日 (六) 時間:09:30-12:30
地點:灣仔活動中心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58號灣仔街市地下低層)
免費入場,但需網上報名
「舞動所能:抱擁的藝術」公開講座 時間:18:30-19:45 地點: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香港賽馬會復修軍火庫香港金鐘正義道9號) 免費入場,但需網上報名 報名連結:https://ticketing.asiasociety.org.hk
公開授課
查詢
主辦:
贊助:
支持機構: |
2019 / 7 / 22 - 8 / 16 DanceAbility®(舞動所能)為一種人人皆可參與的舞蹈方法,參加者可從身體感知而發展出自主的舞步。 自1996年以來,已有600多名殘疾和非殘疾人士於多個國家參與《舞動所能導師認證課程》。接受過舞動所能培訓的導師繼續把共融舞蹈帶到世界各地。
時間:二零一九年七月二十二日至八月十六日 (星期一至五)
導師:Alito Alessi(DanceAbility®舞動所能的創辦人)
報名:登記表格及個人履歷
**課程以外,我們亦將舉行兩場免費開放與公眾的兩場分享會以及一場戶外演出, 請留意CCCD網站及Facebook稍後公布詳情
出席課程達90%者將獲發出席證書
收到報名學費後之報名始生效。是次培訓考慮到殘疾和非殘疾參加者人數的平衡。Alito 和主辦單位有權作最後決定。如報名者申請未獲接納,大會將會退回報名費用。
報名方法: 請填妥報名表格並聯同你的履歷電郵至carmen@cccd.hk。
查詢: (852) 2891 8482, Carmen |
2019 / 7 / 21 表達藝術治療體驗及分享工作坊
《Poiesis的力量:通過藝術創作來創造意義》
工作坊報名:
簡介:
講者簡介 PhD(c.), MSS, MA, DVATI, CAGS, RCAT, REAT 歐洲研究院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講師及督導 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 註冊藝術治療師 香港專業輔導人員協會副院士 中國社會工作聯會遊戲治療學部顧問
黎先生乃 Kunst EXA Training and Consulting 的創立人,現任瑞士歐洲研究院 (European Graduate School) 表達藝術治療碩士班及研究生班的講師、實習和論文督導,香港大學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的前榮譽講師。他亦是表達藝術治療國際聯網(連繫世界各地如北美洲、拉丁美洲、歐洲及中東的表達藝術治療教育者)的認證成員,擁有超過二十年整合創意工業、藝術、藝術教育、治療與生活的經驗。自1991年開始,黎先生於不同單位擔任攝影師/電影製作人和執行創作總監(全球),他的作品於歐美亞等地獲得多個獎項。他於1998年協助香港政府向50多間學校推廣創意藝術教育。自2003年至今,他專注於將表達藝術和治療/諮詢結合,服務不同的商業和非牟利機構。透過藝術創作,讓人與人的心靈世界互動更豐富,生活世界更圓融。黎先生於歐洲、美加和泛亞地區如中國、俄羅斯、柬埔寨等運用表達藝術治療模式服務兒童、青少年、長者及精神復康人士。 |
2019 / 7 / 19 - 21 地點:賽馬會黑盒劇場 Jocky Club Black Box Theatre (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30 Pak Tin Street, Shek Kip Mei, Hong Kong) 時間:2019-07-19(Fri) 7:30 PM 2019-07-20(Sat) 3:00 PM, 7:30 PM 2019-07-21(Sun) 3:00 PM |
2019 / 7 / 11 - 18 「沒有暴民,只有暴政」,過去數週不斷在心中重複的聲音。從當下回望歷史,或由歷史對照當下,是什麼定義了「暴動」,如何重新理解運動中的行動?7月,我們放映《消失的檔案》和《流浪的孩子》,從六七暴動和八九事件來梳理和反思暴政下的「暴動」。 |
2019 / 6 / 28 - 29
人人故事 人人音樂 人人都是英雄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CCCD)獲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開展為期三年的《賽馬會「從聲出發」社區音樂計劃》。
過去幾個月,我們在全港不同地區開展了共十個工作坊,與各區長者共同創作,藉音樂唱出自己、社區的故事,從衣食住行、往日時光到今天香港,包羅萬有。
於六月廿八、廿九日兩個晚上,一群長者將夥拍一群音樂人,將音樂、故事、舞台結合,於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公演。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是重要的創作者,每一把聲音,都值得細聽。
總導演:Pete Moser (英國社區音樂先驅者,十年來來港多次進行培訓,擔任顧問)
演出詳情: 日期:2019年6月28日(五)、6月29日(六) 時間:晚上 7:30 (共兩場)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 壽臣劇院(香港灣仔港灣道二號) 票價:免費
*預留門票,請登入
查詢:jessie@cccd.hk / 2891 8482(Jessie Lau)
|
2019 / 6 / 11 - 23
展覽時間:2019年6月11日 - 6月22日 10am - 8pm;6月23日 10am - 5pm
◤藝術家吳多亷◢ 吳多亷,抗日時期生於海南,高中畢業後下鄉,曾到海口的農村學習,一年後考入海南醫學專科學校,大躍進期間,吳先生參與挖高爐,土法煉鋼。由於糧食短缺,吳先生營養不良,肺部被診斷出有陰影,要休學一年。休養期間,吳先生參觀了留蘇學生的習作畫展,被油畫的風景吸引,於是自製畫箱,開始在街頭及鄉郊寫生。吳先生亦託親友訂購《星火雜誌》,臨摹俄羅斯的畫風。文革時間,吳先生已經成為醫生及醫科教師,儘管批鬥之風熾烈,吳仍秉持良心,寄情油畫,盡力避開爭端。改革開放後,為追求自由的生活,申請來港,棄醫從工,曾跟陳學書學畫三個月,接觸意大利的寫實風格。六十歲後擔任保安,仍以書畫為樂,拿著一支炭筆描繪街頭風景。吳先生退休後移民到美國,繼續開拓個人的油畫風格,在街頭記錄街角人情。
◤策展人楊秀卓的話◢
主辦: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
2019 / 6 / 6 - 27 春夏之交,總有人刻意忘記,亦有人永遠記得;歷史的,也是當下的,三十年來,香港這座城市如何書寫/掌握自己的歷史?當我們反思,一切好像都與三十年前那場廣場上的屠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同時又無時無刻不滲透在這座城市每一天必須面對的現實處境中。亂世中,重塑歷史很重要,歷史由誰來敘述,由誰來紀錄,又由誰來繼續⋯⋯皆深深影響著正在形成或等待形成中的「我們」。 |
2019 / 6 / 3 - 5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將會於2019年6月3日至5日作為2019亞太無障礙藝術節的協辦單位,我們的十人代表團將會以 3 場共融藝術工作坊、7 件觸感藝術作品和 3 位香港觸感藝術家前往澳門參展! |
2019 / 6 / 1 共生舞團2019年6月舞聚活動~ 人人都可跳舞,歡迎參加 !
【2019年6月共生舞聚】舞蹈同樂:共生舞 x 拉丁舞 x 印度舞 x 寶萊塢舞蹈 時間:09:30 - 12:30 (請於上午 9:15到達) 地點:白田社區會堂 (白田邨白田社區綜合大樓地下,白雲街白田救護站對面,鄰近石硤尾公園)
內容 :
09:30 – 09:45 報到
(Beyond Bollywood 將於2019年7月往希臘雅典作有關舞蹈表演及交流。)
# 每月第一個星期六上午為共生舞團恆常聚會,雖並非為新朋友而設的基礎課程,但我們希望更多人能夠享受到共生舞蹈的樂趣,故歡迎任何人參加。
查詢 傳真:2891 8483
|
2019 / 6 / 1 - 9 撚書會:以劇場手法呈現的閱讀報告。書唔只要讀,重要撚。讀書會之異度演繹~ ( 藝團「識‧劇域」之劇場項目 )
時間:1 / 6 (星期六) 及 9 / 6 (星期日) 7:30pm (每晚一連兩個演出)
1. 書目《肉之土》(作者:馬建) 演題【肉牢中國夢之母親篇】
內容:此書是獻給母親和母親們的中國。書中主角是唯一一個在中國沒有被改造及洗腦的人,他保存了「六四」的記憶。他在政治廣場倒下成為植物人,在自己的記憶裡重新反省,自在遨遊於山海經之境界。在喧鬧的塵世中,他的母親就守著兒子這副半朽肉身,同時尋求個人自處的生存方法......
當世間已十年,大眾已變成了商業中心的植物群體,而母親仍只能在危牆下堅守著虛無...... 要否讓兒子在一個死人的社會裡復活?
藉著這本時代文學作品,我們一起重拾主角與母親的記憶片段,你可幫忙在肉牢裡延續那個雖死猶生的中國夢,或是讓他醒來......
撚書人/演者:麥田阿璇(展演 45 分鐘)
2. 書目《拾香紀》(作者:陳慧) 演題【哀悼我城】
連拾香生於一九七四年六月五日,這年廉政公署成立、免費教育實施,連城一直在對拾香說:你的命好...... 當中一段,寫到一九八九年六月,原本一家人打算開心熱鬧的慶祝連城與拾香的生日,連城卻昏迷了,連家跟這個城市一樣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拾香就如香港的生命共同體,生於最美好的年代,卻只有短短二十二年,在最青春美好的年華撒手人寰,如同香港的命運,輝煌的時日已終結於九七前。
撚書人/演者:Colour(展演 30 分鐘)
免費入場,歡迎隨緣樂助。
留座:http://www.cccd.hk/?a=group&id=activity_application_form
查詢 |
2019 / 5 / 19 - 7 / 14 除了是觀眾,你更是創作者! 日期:2019年7月14日(日) 時間:下午 3:00 至 4:00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JCCAC) L2 平台 |
2019 / 5 / 18 - 26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將於2019年5月18日至26日假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舉辦第六屆香港觸感藝術節。今屆展覽將以「非視覺回憶」為主題,公眾人士可透過展覽中的觸感藝術作品以及各種非視覺展場佈置,深入體驗創作人記憶中香港的人和事。
第六屆香港觸感藝術節「非視覺回憶」
開幕:18 / 05 / 2019(六)下午1時 展期:18 - 26 / 05 / 2019(逢星期二休息)
時間:上午10時 至 晚上9時
我們將為參加者提供免費導賞服務,由專人帶領。導賞團名額有限,歡迎盡早報名。 日期:19 / 05(日);25 / 05(六);26 / 05(日) 時間:下午3時, 4時15分 集合地點:展覽廳門口 *歡迎團體於展期內任何時段預約導賞團*
主持:盧勁馳、陳彥璘 嘉賓:參展藝術家
日期:18 / 05(六) 時間:下午2時 至 4時 地點:凸版畫室(四樓)
每次執拾家中雜物,有否勾起你對舊人舊事的種種回憶?你有否留意過這些回憶到底以甚麼形式出現?是次觸感藝術工作坊,以執拾家居為題,讓參與者從多重感觀中探索回憶的真像。
日期:19 / 05(日);25 / 05(六) 時間:下午2時 至 4時 地點:多用途活動室一(四樓);凸版畫室(四樓)
策展人 陳彥璘
參展藝術家 Another Way of Seeing(南韓) 陳嘉興 逗點 張運澄 張啟富 莊心珍(新加坡) 何敏儀 梁靜韻 西村陽平(日本) 小星 嚴美媚 袁永賢 余廸文 黃樂欣 黃鳳芝
黃詠楓
主辦及策劃: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
2019 / 5 / 11
時間:2019年5月11日 週六 2:30pm
【第九屆香港國際聾人電影節】集結世界各地的聾人電影,繼續以聾人為創作主體、拍攝聾人的故事、討論並傳播聾人文化。剛結束連續六場影院放映,我們馬不停蹄開始一系列社區巡迴放映,第一站即是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的未來電影工作室。特別放映此次電影節的開幕重頭戲,2018年奧斯卡最佳實景短片獎得主《沉默的孩子》(The Silent Child)與 2017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最受觀眾歡迎獎得主《聾童》(Deaf Child),從兩位聾童的真實故事討論手語教育對於聾人身分與文化的重要性,承繼此次香港國際聾人電影節的主題「手語教育與電影充權」,並特別同場加映來自中國大陸深圳的聾人喜劇短片《爆笑聾夫妻》。
香港國際聾人電影節由香港聾人協進會、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香港藝術中心、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聯合主辦,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社區文化發展中心作為長期合作夥伴。
《沉默的孩子》 The Silent Child 2017/20’ /英國 UK/英語、英國手語、中英文字幕 故事發生在英格蘭的鄉村。莉比是一位天生聾童,她出生在中產家庭,有兩位兄姊,一位嚴格的母親和一位只顧工作的父親。他們嘗試尋找方法,想要令他們「有缺陷」的孩子盡快融入社會。但在他們僱用了一位專門幫助聾人的社工後,顯然地需要改變的並不是莉比…… 奧斯卡最佳實景短片 2018
《聾童》 Deaf Child 《聾童》是一部關於愛的紀錄片。導演亞歷克斯的兒子托比亞斯是一位聾人。托比亞斯生活在兩個世界:一個是需要幫助的世界(健聽),另一個則是如魚得水的(聾人世界)。作為一名父親,亞歷克斯重新審視了他決定撫養聾人小孩的選擇。他們是對的嗎?他的世界是不是太有限?他應否嘗試使用可能令托比亞斯得到部分聽覺的人工耳蝸?他是否因為托比亞斯的殘疾而使小兒子負擔過重?最後,他是個好父親嗎? 最受觀眾歡迎獎,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 2017
同場加映: 講述兩對聾人夫妻的爆笑趣事。
免費入場,座位有限,敬請留座,先到先得。 留座登記:請將您的 「姓名 / 聯絡電郵 / 電話 / 人數」電郵至 hkidff9@gmail.com
查詢
[cccd_events] |
2019 / 5 / 9 人人皆可舞|政治性|社區舞蹈 丸仔將會於五月的藝術充權教室帶大家一起"跳跳舞"和從舞蹈的"起源"開始"聊政治"。 日期: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時間:7:30pm - 10:00pm 地點:CCCD (JCCAC L2-07) 講者:丸仔 |
2019 / 5 / 5
時間:5 / 5 / 2019 週日 Sun 2:15pm
《希迪和凱迪: 失散的姊妹》Hedy and Heidi: The Lost Sister
導演:Jason Roberts
網路紅人希迪和凱迪憑這部喜劇登上了大銀幕!希迪橫跨國家,踏上了尋找她失散多年的雙胞胎妹妹凱迪的史詩旅程。旅途中,希迪遇上了一連串白痴搞笑的事。希迪最終能夠成功找回她一直惦記著的妹妹嗎?從這部最適合一家大細觀看的喜劇裡找出答案吧!
------------------------------------------------------
《爆笑聾夫妻》Super Funny Deaf Couples
導演 :王毅強 Wang Yiqiang
講述兩對聾人夫妻的爆笑趣事。 ------------------------------------------------------
同場加映聾人動畫短片:《螞蟻不說話,但他們一起工作》 Screen with Deaf Animation Short Film: Ants Don’t Speak But They Work Together
導演:Nikhil Chalakh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名白日夢男孩的故事,他是一位和自然有特別連繫的聾人。男孩在意外中拯救了一些螞蟻,並發現牠們的團結力教人欽佩,因而和螞蟻們開展了一段奇妙的關係。
票價 Tickets (以每節目計 Per Programme): HK$75 / $45 *
門票優惠:每次購買4張或以上之正價門票,可獲8折優惠。
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發售。
[cccd_events]
網上購票: www.urbtix.hk 優先訂票查詢: 2891 8482 (Nanxi)
|
2019 / 5 / 5
**此場放映特別安排有現場口述影像,歡迎想收聽口述影像的觀眾與我們登記並現場借用接收器。
《聽我,看我,告訴我》 Marie’s Story
導演: Jean-Pierre Améris
本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被喻為法國的「海倫凱勒」。天生看不到、聽不見也無法言語的瑪莉,從小舉動如野獸般粗暴,十四年來父母都無能為力,連專收聾啞的修道院也拒她於門外。善良的瑪格麗特修女獨排眾議收留瑪莉,日復一日地細心教導瑪莉手語,伴她走出寂靜與黑暗的靈魂牢籠。兩人間的羈絆日益加深,但修女的身體健康卻突然惡化,在剩餘不多的日子裡,她必須教導瑪莉人生的最後一堂課⋯⋯
票價 Tickets (以每節目計 Per Programme): HK$75 / $45 *
門票優惠:每次購買4張或以上之正價門票,可獲8折優惠。
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發售。
[cccd_events]
網上購票: www.urbtix.hk 優先訂票查詢: 2891 8482 (Nanxi)
合辦:香港聾人協進會、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香港藝術中心、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 |
2019 / 5 / 5
時間:2019年5月5日 週日 4:30pm
直到今天,聾人們依然在為自己的語言而抗爭,為未來聾人文化的承繼而抗爭,為每一位聾童可以用手語學習、表達、溝通而抗爭。
同時,近來越來越多聾人開始以聾人電影作為論述故事、表達創意、自我充權的方式,從最近數年美國聾人社群從電影圈開始發起「聾人天賦」(#DeafTalent)運動,在電影工業的內部討論和推動聾人意識(Deaf Awareness),並進一步影響著整個聾人文化(Deaf Culture),再到香港聾人如何通過聾人電影的創作呈現手語文化與聾人創意。本次研討會有幸邀請到各位聾人講者與聾人導演一同討論手語教育如何影響著聾人文化,而聾人電影如何幫助推動聾人意識。
黃耀邦,香港聾人舞者、聾人電影導演、森林樂 x JR Dreamland創辦人 張倬豪,香港聾人導演、香港聾人體育總會副會長
請登記留座:https://forms.gle/3mtK2gPtmaYWAu157
免費入場,座位先到先得。
節目查詢:2891 8482
[cccd_events]
合辦:香港聾人協進會、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香港藝術中心、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 |
2019 / 5 / 4
日期︰4 / 5 / 2019 (六)
從非一般角度感受深水埗,登上嘉頓山,憶述童年登高的冒險故事,解說歷年生活變化,再看城市規劃的變異。再上十層唐樓,分享十年天台屋生涯,訴說少為人知的細節,從山頭、唐樓、商場的高處,看社區,看人生的變化,自會百般滋味在心頭。(嘉頓山晨運徑有扶手梯級,加上此團需上十層高唐樓,參加者需衡量體能)
費用:HKD 150 名額:15人
請於www. art-mate.net 預約。
[cccd_events]
|
2019 / 5 / 4 時間:4 / 5 / 2019 週六 Sat 2:15pm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古天樂電影院
《聾趣》 Deaf Funny
導演:Charlie Swinbourne 「聾趣」是世界首部在電視放映的手語系列喜劇,所有出演的演員和喜劇演員都是聾人。
------------------------------------------------------ 《手語基因》 Sign Gene
導演:Emilio Insolera
本作由聾人導演 Emilio Insolera自編自導自演,是首部以先天性聾人為主角的超級英雄電影。主角是一位擁有超能力基因的聾人探員,為了調查在日本發生的一連串離奇案件,他被派到了日本,並與日本的聾人超能力者展開了透過手語來使出超能力的戰鬥。
票價 Tickets (以每節目計 Per Programme): HK$75 / $45 *
優先訂票優惠:於2019年4月23日之前通過網絡留位或親臨節目組辦公室購票可獲8折優惠(HK$60每票)。
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發售。
所有年紀之觀眾皆歡迎。
[cccd_events]
網上購票: www.urbtix.hk 優先訂票查詢: 2891 8482 (Nanxi)
|
2019 / 5 / 4
時間:4 / 5 / 2019 週六 Sat 4:30pm
《發現在聾人俱樂部》 Found at the Deaf Club
導演:Charlie Swinbourne
三位聾人分享聾人俱樂部如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
《一種生活的外表》 Faking a living
導演 :Joël CHALUDE, Jean-Marie HALLEGOT
平托和埃德娜這對聾人老夫婦搬進了一所廉價的公寓。在星期一早上,平托必須重返職場,卻不幸被新環境以及一連申家事所煩擾。最終,他不僅誤打誤撞地以一身卓別林風的裝扮被轉移到了一部默劇之中,更因為助聽器出現問題而渡過了溝通麻煩滿載的一天⋯
------------------------------------------------------
同場加映聾人動畫短片:《薑餅女巫》
導演:Paul Miller
年幼的雙胞胎安德斯(聾人)和奧蘿拉(健聽)有著特別的羈絆。他們生活在一個叫「奧本」的蘇格蘭神秘村莊。村莊並不富有,但村民都待人友善。然而,村子裡的居民卻十分少,而村裡的孩子更會沒由來地消失,這樣的現象一直維持了好幾個世代。一天,安德斯和奧蘿拉找到了一雙神祕的手套,並發現自己走到了謎團的中心。到底那雙手套可以幫助他們嗎?他們可以解決謎團嗎?他們的羈絆可以戰勝邪惡嗎?
票價 Tickets (以每節目計 Per Programme): HK$75 / $45 * *全日制學生、六十歲或以上長者及殘障人士票價。
門票優惠:每次購買4張或以上之正價門票,可獲8折優惠。
[cccd_events]
網上購票: www.urbtix.hk
合辦:香港聾人協進會、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香港藝術中心、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 |
2019 / 5 / 4
時間:4 / 5 / 2019 週六 Sat 7:30pm
《我是艾德!!》 This is Ed!! 史蒂夫和艾德是住在同一棟大廈的好朋友。有一天,艾德打電話給史蒂夫求助,但史蒂夫破舊的助聽器卻使他完全聽不懂艾德是在向他求救,因而鬧出了連番笑話。
------------------------------------------------------
《身體語言》 Body Language
一位男性因為出軌而與妻子出現了爭執。為了散心,他闖進了一個陌生的世界,並認識了一位神祕的女性。正當他享受著這種未知的體驗時,卻諷刺地發現那名女性正處於與自己相同的處境。
------------------------------------------------------
《尷尬的沉默》 Awkward Silence
亞倫和伊娃已經交往了一年,並相信他們的關係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直到某一夜,一個誤會卻使他們的愛出現了缺口。現在他們需要重新思考二人的關係,以及回顧二人首次相遇的那天以及那一夜的事。到底愛可以以多於一種語言來表達嗎?
------------------------------------------------------
《恐懼之聲》 The Sound of Fear 一位年輕的聾女艾維為了逃離殺手的追捕,拼命地跑到了一個無人的度假小鎮。在那裡,她遇上了一位小女孩,並決定要拯救她。在無法理解彼此的情況下,她們到底能夠活下去嗎?
------------------------------------------------------
《力量在於你-家暴》 The Strength Within You - Domestic Violence
------------------------------------------------------
《力量在於你-自殺事件》 The Strength Within You - A Suicidal Matter 2016 | 2’ | 美國 | 無對白
------------------------------------------------------
《力量在於你-愛的勝利》 The Strength Within You - Love Wins
------------------------------------------------------
《力量在於你 - DUI》 The Strength Within You – DUI
喝酒和玩樂可以很危險,特別是當你嘗試在酒後駕駛你的車時......或者那根本就不是你的車? 當蓮娜在酒吧度過了愉快的一晚後,卻在想要開車回家時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
------------------------------------------------------
《力量在於你 - 做你很美》 The Strength Within You - Be-YOU-tiful
一個女孩因為她的外貌被認為是異常而一直獨自一人。她需要有朋友,但她唯一的朋友就是她自己。在一個轉折的事件中,來自她學校的最美麗的夫婦遇到了麻煩,她是唯一可以拯救他們的人。她能忘記她的過去,成為更好的人嗎?
------------------------------------------------------
《與手交談 - 序幕》 Talk to the Hands - A Prologue 安妮和AJ墜入了愛河,卻沒想到會有全新的挑戰等著他們。安妮發現AJ是一位十分紳士和有魅力的聾人,但在他們想要進一步了解對方、加深彼此關係的時候,二人之間卻出現了許多溝通上的障礙。同時,二人的好友也反對他們的關係……
票價 Tickets (以每節目計 Per Programme): HK$75 / $45 *
門票優惠:每次購買4張或以上之正價門票,可獲8折優惠。
[cccd_events]
網上購票: www.urbtix.hk
合辦:香港聾人協進會、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香港藝術中心、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 |
2019 / 5 / 3 **此場放映特別安排有現場口述影像,歡迎想收聽口述影像的觀眾與我們登記並現場借用接收器。
時間:3 / 5 / 2019 週五 Fri 7:30pm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古天樂電影院
《聾童》 Deaf Child
導演:Alex de Ronde
《聾童》是一部關於愛的紀錄片。導演亞歷克斯的兒子托比亞斯是一位聾人。托比亞斯生活在兩個世界:一個是需要幫助的世界(健聽),另一個則是如魚得水的(聾人世界)。作為一名父親,亞歷克斯重新審視了他決定撫養聾人小孩的選擇。他們是對的嗎?他的世界是不是太有限?他應否嘗試使用可能令托比亞斯得到部分聽覺的人工耳蝸?他是否因為托比亞斯的殘疾而使小兒子負擔過重?最後,他是個好父親嗎?
最受觀眾歡迎獎,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 2017
--------------------------------------------
《沉默的孩子》 The Silent Child
導演:Chris Overton 2017 | 時長:20分鐘 | 英國 | 英語、英國手語、中英文字幕
故事發生在英格蘭的鄉村。莉比是一位天生聾童,她出生在中產家庭,有兩位兄姊,一位嚴格的母親和一位只顧工作的父親。他們嘗試尋找方法,想要令他們「有缺陷」的孩子盡快融入社會。但在他們僱用了一位專門幫助聾人的社工後,顯然地需要改變的並不是莉比……
奧斯卡最佳實景短片 2018
門票優惠:每次購買4張或以上之正價門票,可獲8折優惠。
優先訂票優惠:於2019年4月23日之前通過網絡留位或親臨節目組辦公室購票可獲8折優惠(HK$60每票)。
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發售。 所有年紀之觀眾皆歡迎。
[cccd_events]
網上購票: www.urbtix.hk
優先訂票查詢: 2891 8482 (Nanxi)
合辦:香港聾人協進會、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香港藝術中心、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
|
2019 / 5 / 3 - 5 手語不單單是用於交流的語言工具,更承載著聾人的情感、故事、文化與想像力。而以手語和聾人文化為主線的聾人電影則用豐富的身體語言、光影創意呈現聾人自己的故事,亦為那些在健聽世界中曾被標籤、被遮蔽、被忽略的聾人們發聲。 2019年5月3日至5日,敬邀您一齊來經歷和體驗這場我們一年一度的聾人電影盛會! |
2019 / 4 / 28 日期:28/4/2019 (日)
集合時間︰10:00 am 全程約2小時
內容簡介:
費用:HKD 150 名額:20人
立即報名,請於此預約:
[cccd_events]
|
2019 / 4 / 20 - 21 戲劇轉化社會 – 形體及論壇劇場(兩天)大師工作坊 – Tim Wheeler
日期Date:20 – 21 / 4 / 2019(Sat – Sun)
價格Price:$4,000 HKD
同行優惠group discount (三人以上 3 people or more):每人 $3,800 HKD per head (此系列優惠為香港永久居民擁有)
場地Venue: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Centre for Community Cultural Development
(工作坊以英語進行,需翻譯支援請查詢 Workshop will be conducted in English)
戲劇實踐如何影響社會?若你對此問題有興趣,或正在探索中,這將是你絕不能錯過的工作坊!
是次大師工作坊由「被壓迫者劇場」創始人Augusto Boal得意弟子,戲劇大師Tim Wheeler帶領。參加者將在兩天內全面體驗來自巴西的戲劇理論體系 - 「被壓迫者劇場」系統中的兩種戲劇形式 - 「形體劇場」和「論壇劇場」。工作坊內容包含戲劇技巧的探索,也會與參加者探討戲劇如何真實地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又如何用生活經驗去影響戲劇實踐
工作坊第一部分:形體劇場 形體劇場是「被壓迫者劇場」體系的基礎之一,透過每人的親身經驗,以形體演繹故事和議題,同時在社會和美學層面進行實踐
工作坊第二部份:論壇劇場 論壇劇場透過戲劇呈現衝突或社會問題,再邀請觀眾參與,面對當中的問題,是「被壓迫者劇場」體系中的進階應用方式之一。Tim Wheeler與「被壓迫者劇場」系統創始人Augusto Boal認識20年以上,是此手法主要傳人之一
導師介紹 - Tim Wheeler
戲劇大師、資深藝術顧問、製作人、教育工作者 |
2019 / 4 / 19 - 22 時間:2019 / 4 / 19 (Fri) 10am - 5pm & 2019 / 4 / 22 (Mon) 10am - 2pm 地點: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JCCAC L2-05)
-------------------------------------------
第 一 節 (打造時尚披肩紡紗及鉤織課 - 導師 Elsa):
詳情及報名:https://goo.gl/forms/twMxBVs7qb6464c03
FB Event: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39137566830869/?event_time_id=439137570164202&ti=as |
2019 / 4 / 14 (此活動報名已滿額,非常歡迎有興趣參加的朋友報名參加4月13日的多民族文化遊@深水埗:http://www.cccd.hk/?a=doc&id=2640 同樣由尼泊爾朋友Kaz帶領~)
日期:14/4/2019 (日)
路線簡介: 走進佐敦及油麻地之間尼泊爾人的社群、店鋪、食肆、廟宇等等。
導賞團:每位$160(連尼泊爾小食)
名額:18人 立即報名,請於此預約:
[cccd_events] |
2019 / 4 / 14 政府倡議填海造島增加土地,事實上香港還有不少空間被遺忘而浪費。迎接數碼時代的同時,唱片業沒落,記錄經典音樂的黑膠碟被無情棄置。有人說這是時代的發展,卻偏偏有一班人「逆流而上」,去探索這些被遺忘的空間,去收藏這些被棄置的經典。本次座談會由張展鴻教授主持,邀請了這班「逆流之人」——鴨寮街阿Paul及城市探險 (HK URBEX)為大家講述這些被遺忘的故事。 |
2019 / 4 / 14 在港移民工的處境盡現了父權資本主義體制對人的剝削,由於種族語言等等的樊籬,移工群體與移工運動始終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而重新連結不同群體共同對抗壓迫是終結剝削制度的惟一方法。本次座談會邀請了為在港移工提供保障與協助的三個組織的嘉賓進行分享,通過她們各自的經驗分享以及對本港移工的介紹,參與者能夠開始了解那些我們時常在週末的香港街頭遇見而又互不相識的移民工人,走近她們的生活與文化,學會留意和聆聽她們的聲音。 |
2019 / 4 / 13
日期︰13/4/2019 (六)
費用:HKD 150 名額:15人
立即報名,請於此預約:
[cccd_events] |
2019 / 4 / 13 Kaz是熟悉廣東話、英語及尼泊爾文,在香港出生和長大的尼泊爾人。Mok是長年在深水埗生活的香港人。兩人分別由各自的文化脈絡、生活經歷、社群歷史出發,透過今次文化遊帶大家走訪深水埗不同族裔的店鋪、食肆及聚集地。觀眾將從行走與敘說中體驗尼泊爾、泰國、巴基斯坦、印尼的社群文化,亦有機會品嚐小數族裔的美食。 |
2019 / 4 / 13 導賞團希望讓觀眾了解在香港街頭表演的實況。本地街頭藝人將帶領觀眾了解他們的日常:準備、尋找表演地方、設置器材、以至表演。 導賞團並非展示表演本身,而是希望展示在香港街頭表演所須的流程。 |
2019 / 4 / 13 座談會將邀請本地街頭藝人分享他們的香港街頭表演經歷及對目前相關議題的看法。議題會集中於有關街頭表演的監管問題,例如發牌制度是否可行、怎樣才算負責任的街頭表演等。我們歡迎觀眾在討論環節分享己見。 |
2019 / 4 / 13 - 14 五感藝術流的「戲劇與五感研討會」將於2019年4月13-14日舉行!研討會現正接受報名!2019年3月31日或之前報名更可獲早鳥優惠!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
2019 / 4 / 10 - 14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故事廣為流傳,但更多的卻是鮮為人知,容易被大眾忽略或輕視。有些故事充滿傳奇色彩、撼動人心;有些則是愁緒滿溢;亦有些是平淡無奇;無論屬真屬假,這些故事皆體現了不同社群的文化和社會經驗。故事是否受普羅大眾歡迎及重視,往往取決於社群的影響力。由此對弱勢和邊緣社群而言,他們的聲音更容易被主流群體忽略。
「靠邊站藝術節」將聚焦這些被主流社會邊緣化和遺忘的社群。今年,活動將通過不同文化表現形式細訴他們的故事,務求向大眾展示這些社群在香港不一樣的文化和社會經歷,以及他們背後一段段值得關注的故事。
[cccd_events]
公開予公眾之節目查詢電話:9401 0120
|
2019 / 3 / 24
日期︰24/3/2019 (日)
導賞員、現場音樂:吳健熙、呂家祺
內容簡介:
費用:HKD 150 名額:20人
立即報名,請於此預約:
[cccd_events] |
2019 / 3 / 23 - 4 / 6 日期:23/3/2019 (六)、 6/4/2019 (六) 集合時間:2:00 pm ( 全程約 2小時) 集合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207室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導賞員:豆腐膶工作室的 Ceci & Stanley
內容簡介: 民間遊戲的定義是指那些在廣大民眾(民間)中廣泛流行,並且成為代代傳承的文化傳統遊戲。民間遊戲看似平凡、簡單,但無形中亦反映我們的空間、生活和文化的變遷。導賞團透過在社區中邊行邊玩,並分享昔日遊戲、社區小歷史,從另一角度探索生活智慧和文化價值。
* 導賞團需要進行遊戲活動,建議參加者以輕便衣著為佳,以及自行準備防曬、防蚊措施。 ** 接受親子報名(各家長只可帶1名兒童,小朋友要有高小年紀(即四至六年級)才可以參加。)大小同價 *** Ceci & Stanley製作有關香港民間遊戲的錄像,可在國泰航班電影台看到。
費用:HKD 150 名額:15人
立即報名,請於此預約:
[cccd_events]
主辦: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合辦:香港藝術及設計聯會
查詢: 電話 28918482 電郵 cccd@cccd.hk |
2019 / 3 / 6 電影播映會 日期:2019.03.06 (星期三) 時間:7:30pm - 10:30pm 地點:CCCD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
2019 / 3 / 2 「革命/表演就是行動/亞洲的吶喊/社群藝術」 莫昭如,半世紀以來,以「安那其傾向為原則,民眾戲劇為手段實踐社會行動」。他與香港的民眾戲劇發展密不可分。本地學者楊慧儀以此為題,追溯莫昭如的藝術社會行動路線,提出了關於香港的第三條道路的想像。在本分享會中,看看他們如何說及彼此經驗的影響與碰撞。 日期:2019年3月2日 (星期六) 時間:早上11:30至下午1:00 費用:全免 地點:香港鰂魚涌英皇道1063號22樓香港藝術發展局2206會議室 |
2019 / 2 / 23 - 24 佐敦油麻地尼泊爾文化遊(粵語)
集合地點:油麻地港鐵站大堂近A出口集合
名額:18人
集合地點:港鐵深水埗站大堂近B2出口集合
名額:18人
查詢 電話:2891 8482
[cccd_events] |
2019 / 2 / 20 - 4 / 24 當我們的導遊透過歷史和軼事講述深水埗時,你得到的絕對是香港的另類文化體驗。 |
2019 / 2 / 20 - 5 / 4 用腳步度量香港的街道,一同行走與聆聽社區中的故事、人物、日常生活、被建構的城市空間、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方方面面⋯⋯
以「行行重行行」的方式重新打開生活的想像。
「左腳踏在右腳前面,繼續向前...」
2019-2-20 ~ 5-4 更多導賞活動持續更新中... 亦歡迎與我們聯絡預約導賞~
[cccd_events]
查詢: |
2019 / 2 / 16 以回收舊物衣飾,重新製作成為紗織材料,再運用日本紗織藝術 —SAORI (紗鷗麗) 的自由創作理念,讓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特質人士以紗織藝術互相交流、學習、分享,共同探索深水埗區與手作藝術的關係,展現活力充沛的一面。
I) 協作者班(3節共9小時)
日期:2019年1月26日及2月2, 16日(星期六) 下午2時- 5時(3小時) 名額 :10 名 費用 :$300/ *$100
II) 學員班(6節共15小時) 日期 :2019年 3月2, 9, 16, 23, 30日 及 4月6日 (星期六) 下午 2 時 - 4 時30分 (2.5 小時)
無需經驗,學習梭織基礎原理及創意編織理念,以線繪畫出一幅幅獨一無二的畫作 費用 :$600/ *$100
III) 協作共織街(4節共16小時)
日期:2019年5月4, 11, 18, 25日(星期六) 下午2時- 6時(4小時) 費用 :$400/ *$100 *年滿50歲或以上人士/殘疾人士/全日制學生/低收入人士/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優惠。
# 參加者可以選擇 2 個或以上階段報讀。
立即報名:https://goo.gl/forms/6WVjeuUcSJsnB6Xk1
地 點 :石硤尾白田街30號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2樓 L205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
2019 / 2 / 16 - 17 音樂是世界語言,任何人都可一起參與
未來三年,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2019年2月,計劃正式啟動 伴隨一系列音樂活動 讓我們一起過一個音樂週末!
日期:2019年2月16 – 17日(星期六 – 日)
活動系列:
(1) 計劃啟動禮 [尚餘少量名額]
時間:16/2(六) 下午3點
從聲出發,唱遊香港
內容:
- 嘉賓致辭 - 音樂故事分享
時間:16/2(六) 下午4點30分
爵士樂起源於非裔美國人社區
影響全世界流行音樂發展
名額:30名
帶領者:吳健熙
(3) 即興音樂圈 [尚餘少量名額]
時間:17/2(日) 上午11點
任何人都可以一起創作音樂和節奏 參加者能夠自由使用不同樂器 一起感受音樂的力量
名額:80名
帶領者:周雪甄、黃欣慰
(4)《深水埗音樂之旅》文化導賞 (已滿)
時間:17/2(日) 下午3點
深水埗,多元文化重鎮
名額:20名
帶領者:莫昭如
*所有活動,費用全免
|
2019 / 2 / 12 - 5 / 12 香港01及東方日報(8-8-2018) 指出:「本港在2017/18學年有超過4.5萬個在公營主流中小學就讀的特殊學習需要(SEN)學生,約佔總學生的6.2%。有研究顯示,本港18區雖有支援SEN學生或家長服務,但大多服務欠連貫性或持續性,亦無統一報讀渠道,家長較難得悉服務。」有見及此,本中心舉辦舞動我心延續計劃,讓服務具連貫性及持續性,計劃內容包括舞動我心親子小組及家長學習組為適切學生及家長提供有效的支援。
近年外國有很多腦神經研究指出身體動作與腦部發展或心理有著密切關係,本中心得到太古基金支持創立舞動我心計劃,於2015年至2017年在13間學校及服務中心試行,惠及140家庭,計劃評估顯示當中8成受訪家長認同孩子在以下四方面有着顯著的進步,家長組也有效協助家長減壓及學習與孩子溝通。
1. 認知層面:專注力、自制力、對身體的覺察與閱讀別人訊息的能力(包括非語言訊息)
計劃圓滿結束後亦於香港大學自閉症研討會中展示了此服務的內容及成果。為讓更多有需要SEN學生或家長繼續享有機會接觸對SEN學生或家長有顯著效用的服務,本中心邀請了相關註冊舞動作治療師繼續透過舞動治療元素柔合導師其他相關的專業提升學童及家長對身心的覺察和連繫,增進彼此的溝通,促進孩子的成長。服務開設如下 (家長可隨需要參加任何一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詢及報名: 郭姑娘 (67653947) |
2019 / 2 / 8 - 3 / 7
珍娜 • 勒塔斯多年致力以攝影、寫作、服務及學術研究,推動對第三世界及原住民人權的關注。「誠懇動人,觸動心靈,呼喚對普世人類的關懷。」正是她作品的神韻。 |
2019 / 1 / 25
夜場,從她的視角
夜場,看似嘈雜、熱鬧的尋歡地,或者在塑造日常秩序之外所謂追逐慾望和消費的「自由」。一切對於「夜場」的表述、感官想像,似乎很難擺脫「奇觀化」或是「污名化」的兩極印象。而是否可能,讓我們回到夜場中的女子自身,從「她」的視角來檢視其中的個體處境,「她」的選擇與無法選擇、希望與不可希望?從聆聽持續的對話與關注出發,我們是否可能撕開「夜場」的眾多標籤,去認識那些被隱匿、被忽視的「她」?
嘗試不要太快給「夜場」任何解釋或定義,更不要給「她」附加更多的名字,每一個「她」的故事都值得被尊重與聆聽。
今次展覽是基於明愛< Project L > (鈴蘭計劃)三年項目的第一次小結呈現,長達數年的結識、輔導工作、表達藝術治療工作坊等,透過不同方法讓我們與一群夜場工作的女子一同探索自身內在需要與感受,並聆聽她們所經歷的掙扎與困境。此次短短四日的展覽將安排八場導賞及工作坊活動,希望此展覽不單單是視覺呈現,而更可以成為發聲、表達、聆聽與對話的平台。
開放時間 Dates & Times:
【重要提示:感謝大家的踴躍支持,我們的八場導賞團已經全部爆滿,但依然有朋友在繼續詢問可否參加。所以,如果有報了名卻突然發現無法到場的朋友煩請及時告知我們,以便可以讓輪候的朋友可以參與。(所有確認留位的朋友會收到我們的確認郵件和注意事項。)
另,請特別留意,考慮到現場空間和展覽安排,導賞期間都會暫停開放參觀,所以請不會參加導賞團的朋友避開導賞時間來觀展。謝謝諒解。】
開幕及嘉賓導賞 Opening & Guest Tour:
展覽導賞及工作坊 Guided Tour & Workshops: 1) 25. 1. 2019 週五 Fri 5:30pm-7pm
2) 26. 1. 2019 週六 Sat 12pm - 1:30pm 嘉賓專場 Guest Tour 3pm - 4:30pm 6pm - 7:30pm
3) 27. 1. 2019 週日 Sun 12pm-1:30pm 3pm- 4:30pm 6pm-7:30pm
4) 28. 1. 2019 週一 Mon 3pm - 4:30pm
【導賞及工作坊名額有限,報名已經開始:https://goo.gl/forms/vsCXyeOAelfGemSf2 】
策展人 Curators: 馮穎茵 Winnie Fung + 劉南茜 Nanxi Liu 策展團隊 Curatorial Team: 鈴蘭計劃工作組 Project L Working Team
主辦機構及單位 Presented by
支持機構 Supported by
贊助單位 Sponsored by
查詢電話 Enquires |
2019 / 1 / 19 - 31 珍娜 • 勒塔斯多年致力以攝影、寫作、服務及學術研究,推動對第三世界及原住民人權的關注。「誠懇動人,觸動心靈,呼喚對普世人類的關懷。」正是她作品的神韻。
她出生於巴西,父親是敍利亞及埃及的混血兒,母親血統源自烏克蘭及巴西。她早年在巴西修讀古巴西歷史,其後前往英國修讀藝術,再專攻新聞攝影。過去曾多次自發或受國際特赦組織委約前往巴西、印度及斯里蘭卡拍攝當地鮮為發達國家知道的民權狀況或天災後情況。作品多次在歐洲展出,並用作不少關注第三世界兒童及婦女權益運動的推廣之用。
2019年1月,她會來香港作駐留,先後在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及火炭開放日展出作品,並進行多個講座、工作坊及創作分享會。是次展出作品的其中一系列「未能看見的生命」是她在巴西女子監獄拍攝的作品,表達她對那些未為人注意或重視的靈魂的愛和尊重。
多角度看人權推動
時間:19 / 1 / 2019 週六 19:30 - 21:00
在線報名:https://goo.gl/forms/jrpKu3omsDwZLEkp2
工作坊一:攝影影像的力量
工作坊二:探索新聞攝影及實戰經驗分享 時間:27 / 1 / 2019 週日 10:30 - 12:00 地點: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 Room E (JCCAC L2-08)
時間:27 / 1 / 2019 週日 14:00 - 16:30
工作坊有三個部份,包括簡介行程須知,深水涉實地攝影、及其後分享討論。参加者須自行帶備具有可抽取記憶咭的相機或備有輸出電線之手提電話。
在線報名:https://goo.gl/forms/Fl8tMZcZkOO1mtDR2
費用
合辦: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及 玲山 |
2019 / 1 / 16 這一次藝術充權教室2019年第一期活動特別邀請各位藝術家與數位香港藝術發展局民選委員一同參加公開討論,從「藝術自由約章」開始,一齊守護香港未來的藝術生態。 |
2019 / 1 / 5 - 12 民間遊戲的定義是指那些在民眾 (民間) 中廣泛流行,並且成為代代傳承的傳統遊戲。民間遊戲看似平凡、簡單,但無形中亦反映我們的空間、生活和文化的變遷。透過在社區中邊行邊玩,從傳統遊戲的角度,探索生活智慧和文化價值。 |
2019 / 1 / 5 - 20 第10屆深水埗民族文化節 10th Sham Shui Po District Multiethnic Cultural Festival (Carnival, Exhibition and Workshops)
1) 公眾教育展覽暨工作坊 日期 Date:5/1 - 20/1/2019 (Sat - Sun) 展覽 Exhibition:1:00pm - 7:00pm 地點 Venue: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205-208室(石硤尾白田街30號) JCCAC L205-208(30 Pak Tin Street, Shek Kip Mei, Kowloon, HK ) 內容 Contents:藝術展覽、影片播放、互動體驗工作坊等 ( Art exhibition, video show, experiential workshop, etc... ) 費用 Fee:全免 Free 查詢 Enquiry:香港基督教青年會 YMCA of HK ( 電話 Tel:2708 8995 )
工作坊活動時間表 Workshop Timetable
* 皮革藝術名額為10人 (18/1/2019 - 17:00 - 18:30)
報名 Enroll
網址 Website: https://goo.gl/forms/8eY9l4bP21w0BQyp2 電話 Tel:2891 8482
2) 嘉年華 (Carnival) 日期 Date:13/1/2019 (Sun) 時間 Time:1:30pm - 5:00pm 地點 Venue:美孚葵涌道天橋底 (Underneath Kwai Chung Road Flyover, Mei Foo ) 內容 Contents:文化表演及攤位遊戲等 ( Multicultural performances, game booths etc... ) 費用 Fee:全免 Free 查詢 Enquiry:香港基督教青年會 YMCA of HK ( 電話 Tel:2708 8995 )
|
2018 / 11 / 1 - 2019 / 1 / 31 再一次用腳步度量深水埗的街道,在年末年初轉接之際,共同行走與聆聽社區中的故事、人物、日常生活、被建構的城市空間、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方方面面⋯⋯以「行行重行行」的方式重新打開生活的想像。 |
2018 / 10 / 10 - 2019 / 1 / 26 香港01及東方日報(8-8-2018) 指出:「本港在2017/18學年有超過4.5萬個在公營主流中小學就讀的特殊學習需要(SEN)學生,約佔總學生的6.2%。有研究顯示,本港18區雖有支援SEN學生或家長服務,但大多服務欠連貫性或持續性,亦無統一報讀渠道,家長較難得悉服務。」有見及此,本中心舉辦舞動我心延續計劃,讓服務具連貫性及持續性,計劃內容包括舞動我心親子小組及家長學習組為適切學生及家長提供有效的支援。
近年外國有很多腦神經研究指出身體動作與腦部發展或心理有著密切關係,本中心得到太古基金支持創立舞動我心計劃,於2015年至2017年在13間學校及服務中心試行,惠及140家庭,計劃評估顯示當中8成受訪家長認同孩子在以下四方面有着顯著的進步,家長組也有效協助家長減壓及學習與孩子溝通。
1. 認知層面:專注力、自制力、對身體的覺察與閱讀別人訊息的能力(包括非語言訊息)
計劃圓滿結束後亦於香港大學自閉症研討會中展示了此服務的內容及成果。為讓更多有需要SEN學生或家長繼續享有機會接觸對SEN學生或家長有顯著效用的服務,本中心邀請了相關註冊舞動作治療師繼續透過舞動治療元素柔合導師其他相關的專業提升學童及家長對身心的覺察和連繫,增進彼此的溝通,促進孩子的成長。服務開設如下 (家長可隨需要參加任何一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舞動我心計劃分享會
CCCD於2015年至2017年創立舞動我心計劃,在13間學校及服務中心試行,惠及140家庭,當中包括SEN學生或家長,計劃評估顯示當中8成受訪家長認同孩子在認知、社交、情感及身體層面各方面有着顯著的進步,家長組也有效協助家長減壓及學習與孩子溝通。
服務主要分為四大部分,為了讓家長及同業了解服務內容,CCCD將舉辦舞動我心計劃分享會如下:
日期:2018年9月19日
導師: 美國註冊舞蹈動作治療師
查詢及報名: 郭姑娘 (67653947) |
Username | |
Password | |